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EnglishMap
  • 首 页
  • 中心简介
  • 通知通告
  • 政策法规
  • 国际合作
  • BIOECONOMY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国际新闻

PNAS:灵长类动物普遍雌性更长寿

日期:2016-11-28 来源:本站 供稿:综合与监督处 作者:管理员 类别:摘录转发

人类中,雌性普遍比雄性长寿。似乎这样的趋势早就写进了基因。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人类的表亲,不同的灵长类动物中,雌性均相对更长寿。美国杜克大学James W. Vaupel领导的课题组,近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不同国家的人口数据,包括现代和历史时期的6个人类群体。他们的数据来自一个叫“人类死亡率数据库”的数据集。他们还分析了六种不同灵长动物的死亡年龄数据。

该研究有三大发现,其一是在高寿命的人群(如日本人和瑞典人)中,人们的死亡年龄比较集中,均在七十几岁到九十几岁间。而灵长类动物则死亡年纪更小,而且个体间差别很大。第二是,工业社会人群的死亡年龄与原始人类的死亡年龄差别很大,而原始人类与灵长类动物的死亡年龄差别则相对较小。其三是,雌性个体的寿命均较雄性长,而且雌性个体间寿命差别不大。

该研究的合作者之一,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学教授Susan Alberts指出,“尽管在人类寿命在过去一个世纪的有了很大提高,男女的寿命差距并没有变小。”研究人员确实发现了,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女性的寿命平均长于男性。差别最大的群体是俄罗斯人,女性平均寿命较男性长多达十年。而现代印度和尼日利亚的人群的男女平均寿命则差别不算大。此外,科学家们发现,灵长类动物的雌性平均寿命的差距比它们的近亲人类小得多。

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的原因仍然不明确,研究人员说。但是在这么多不同群体中,以及在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中这种差异的存在,表明雌雄寿命的差距有“很深的进化根源,”研究人员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对此,一种解释是 “男性承担更多的风险”,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男性的寿命差别很大,也可以解释为啥女性的平均寿命更长。 另一种可能性是,睾酮发挥了作用。在男性中发现的更高水平的睾丸激素,可能会危及他们的免疫系统,这可能会长此以往导致了身体更多的健康风险。

新闻来源:生物谷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4号楼

电话:010-88225100 传真:010-88225200 E-mail:cncbd@cncbd.org.cn 京ICP备05037963号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邮编:1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