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EnglishMap
  • 首 页
  • 中心简介
  • 通知通告
  • 政策法规
  • 国际合作
  • BIOECONOMY

首页 >> 中文 >> 国内新闻

结核病防治需要你我共同关注

日期:2014-03-28 来源:本站 供稿: 作者:管理员 类别:摘录转发

当前从全球看,结核病发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了一定遏制,发达国家总体呈均衡的稳中有降的趋势;而发展中国家,结核病发病上升的势头还没有得到遏制,由于人口基数大,整体发病人数相对比较多。有关专家呼吁,防治结核病依然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据解放军第309医院全军结核病研究所林明贵主任医师介绍,结核菌最常见侵犯部位是肺部,因此肺结核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但不可忽视的是,现在更多肺外器官受到侵害的概率也很多,除了指甲和头发外,人体任何部位都有可能感染,比如淋巴结核、骨结核、脑结核、腹腔结核、肠结核、女性盆腔结核等。

熟悉掌握结核病的早期症状,才能早发现、早治疗。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午后低热、盗汗、疲劳、乏力、消瘦、体重减轻、咯血、胸痛等,属肺结核相对特异性的早期症状。也有很多人并没有症状,是通过体检时,X线胸透或胸片发现的。

肺外结核病的早期发现同样也很重要。林明贵提醒,近年来,女性不孕非常多,其中80%以上是盆腔结核所致。一方面要提倡婚前检查,更重要的是,一旦出现不孕,要排查结核的可能。

对于淋巴结核,如果出现体表淋巴结肿大,而全身症状不明显,这时候要及早到专科医院去就诊,尽早通过穿刺、活检等方法进行排查确认,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全身扩散。

结核病治愈的关键是使用科学合理的化疗方案,规律服药直至全疗程。结核病的化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

林明贵介绍说,普通肺结核疗程为6-8个月。只要患者能跟医生很好地配合,大部分的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结核药种类众多,分为一线药物和二线药物。一线药物为杀菌剂,主要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链霉素;二线药物为抑菌剂,常用药物有对氨基水杨酸、氨硫脲、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等。

林明贵主任介绍,结核菌产生耐药的机制复杂,有很多学说,包括产生耐药基因、基因突变、药物诱导、环境改变、机体免疫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耐药性。

当出现耐多药情况时,患者治疗需要联合使用4~5种确定有效的抗结核药物,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确定,治疗全疗程24个月。首先可以把对结核病有效的二线抗菌药物用于耐多药结核的治疗;其次可以改变用药途径,比如通过气管镜、注射、超声导入等定向病灶部位药物积蓄方式,达到增加局部药物浓度、延长药物停留时间的目的,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第三,可以通过增强全身免疫功能,包括中医中药,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多种手段结合、内外科结合等方式可以解决一部分耐药情况。

谈及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管理,林明贵主任介绍,我国自2013年3月24日起施行的《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对耐多药结合患者的管理并没有相关具体规定。他呼吁国家管理部门、法律专家、公共卫生管理专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管理模式,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进一步加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管理。

来源:中国医药报

供稿:公共卫生处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4号楼

电话:010-88225100 传真:010-88225200 E-mail:cncbd@cncbd.org.cn 京ICP备05037963号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邮编:1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