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5 来源:本站 供稿:现代医学与公共卫生处 作者:管理员 类别:译文
近日,美国的研究团队运用溶瘤病毒感染胶质母细胞瘤后发现,肿瘤分泌的蛋白谱可发生改变,并可能与免疫治疗疗效相关,该研究于《Cancers》发表,题为:Oncolytic Virus Therapy Alters the Secretome of Targeted Glioblastoma Cells。
目前,免疫疗法在治疗黑色素瘤、肺癌等肿瘤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功。然而,对于某些肿瘤,包括胶质母细胞瘤在内,免疫治疗效果较差。其主要原因是胶质母细胞瘤具有高度免疫抑制的环境。由于溶瘤病毒可使感染的肿瘤细胞分泌免疫原性蛋白,进一步诱导细胞溶解性抗肿瘤效应,将其与免疫治疗相结合,可增强对感染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然而目前诱发免疫细胞发动攻击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该研究团队获取了6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肿瘤细胞,分析了其在溶瘤病毒感染后的转录组和分泌蛋白组学变化特点,并将两者与患者的治疗反应及预后相结合。虽然肿瘤细胞对溶瘤病毒感染的反应各不相同,但转录组学上的总体变化趋势相同,其编码的分泌蛋白转录本的表达上调提示肿瘤细胞对溶瘤病毒感染产生反应,而溶瘤病毒驱动的分泌蛋白组学变化与免疫反应相关,并可增强免疫应答,改善患者预后。
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联合溶瘤病毒疗法与免疫疗法治疗胶质母细胞瘤提供了基础。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Cancers 》杂志,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
论文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999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