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5 来源:本站 供稿:国际合作与基地平台处 作者:管理员 类别:译文
目前,大多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诊断是基于对他们的记忆力、推理能力和其他思维能力的评估。近期,麻省总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蓝斑完整性可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的生物标志物,从而有助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标题为“In vivo and neuropathology data support locus coeruleus integrity as indicator of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logy and cognitive decline”。
Tau蛋白是一种存在于健康脑细胞中的高度可溶的微管相关蛋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存有大量的Tau蛋白的异常斑块,且Tau蛋白异常积累常发生在大脑中的蓝斑部位。这项研究招募了174名老年人(包括认知未受损和已受损的),通过核磁共振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发现参与者大脑中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过程有关的Tau蛋白和淀粉样蛋白的积累,并基于扫描成像研究了蓝斑与阿尔茨海默病或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此外,研究人员还进行了长达8年的随访,跟踪参与者思维能力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Tau蛋白的积累会导致蓝斑完整性的破坏,从而进一步导致思维能力的退化。这一研究成果提示,采用无创成像方法监测蓝斑完整性可能有助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预测。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translmed.abj2511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原文章,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