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10 来源:本站 供稿:生物资源与安全处 作者:管理员 类别:译文
败血症是一种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的危及生命的炎症反应。它首先会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导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全球约20%的死亡病例和三分之一的医院死亡病例是由这种疾病引起的。
2022年2月15日,发表在学术期刊《eLife》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一次性输注骨髓干细胞能改善败血症小鼠的存活率。这一发现可能会带来针对败血症的新治疗方法。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研究了感染化脓性链球菌后败血症对小鼠的影响。他们发现,这种情况的一个不利影响是动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HSPC)数量严重下降。这些细胞负责所有血液和免疫细胞的日常生产。
研究人员怀疑,HSPC细胞的数量下降是因为这些细胞为了产生对抗感染和败血症引起的严重炎症所需的免疫细胞和血细胞而超负荷工作。随后,他们在感染后24小时内给患有败血症的小鼠输注了大约10000个单位的健康新HSPC,研究人员发现,与未输注HSPC的小鼠相比,这种治疗提高了动物50-60%的存活率。
目前,临床医生有时会给患者输注被称为粒细胞的免疫细胞,以治疗免疫细胞耗尽的脓毒症患者,但这种治疗对患者的益处有限。此外,粒细胞输注需要大量供体细胞,因此必须反复输注。
该研究通讯作者、美国贝勒医学院和德克萨斯儿童医院的儿科传染病副教授Katherine King总结道:“我们的工作证明了一种潜在的替代粒细胞输注方法,这种方法在一次性输注中只使用一小部分细胞。如果我们的发现被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可能会为败血症患者急需的替代治疗铺平道路。”
论文链接: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74561
注:此研究结果摘自《eLife》,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