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3 来源:本站 供稿:现代医学与公共卫生处 作者:管理员 类别:译文
肠道微生物组是人体最大的细菌“蓄水池”,肠道细菌释放的化合物存在于血液中,可以调节宿主的生理过程。来自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大脑神经元可以直接感知肠道细菌状态,并相应地调整食欲和控制体温,该论文于近日发表于《Science》上,题为:Bacterial sensing via neuronal Nod2 regulates appetite and body temperature。
该团队主要关注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蛋白2(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2,NOD2),其可以识别被称为黏肽的细菌细胞壁片段,既往报道已经证实NOD2受体的基因变异与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和情绪障碍有关。在本研究中,研究团队首先证实NOD2受体在小鼠大脑组织中均有表达,而在神经元中特异性地敲除NOD2受体后,小鼠会表现出进食行为和体温调节的异常。进一步研究发现,细菌的黏肽能穿过肠道屏障,通过血液循环并在大脑中积累,当下丘脑中表达NOD2受体的神经元与来自肠道的细菌黏肽接触时,其电活动受到抑制并降低神经元活动,从而有助于调节机体饱腹感和体温。基因敲除NOD2受体的小鼠表现出食量增加、饱腹感延迟、体重增加、体温升高,某些老年雌性小鼠甚至出现了糖尿病并且寿命缩短的现象。
该研究证实大脑可利用肠道细菌作为间接的食物摄入量的衡量标准,揭示了调节机体摄食行为和体温恒定的新机制,为研究大脑与肠道之间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j3986
注:本文编译自《Science》杂志及相关报道,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