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5-06 来源:本站 供稿: 作者:管理员 类别:摘录转发
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鼠的microRNA(miRNA)对很容易从皮肤活检中得到的纤维原细胞进行重新编程,制造出了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科学家可据此制造出特定病人的iPS细胞,以用于药物筛选和身体组织再生。相关研究发表在《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这是科学家首次未使用4个转录因子制造出iPS细胞,并将效率提高了100倍。
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申弥利用病毒将载体4个转录因子的基因转入分化的体细胞中,使其重编程而得到了一种类似胚胎干细胞的细胞类型,即iPS细胞。iPS细胞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功能,却绕开了胚胎干细胞研究一直面临的伦理和法律等方面的障碍,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目前,iPS细胞存在的问题是诱导效率很低。使用人体细胞制造iPS细胞的效率尤其低下,每10万个成体细胞只能诱导得到不足20个iPS细胞。另外,引入新基因等方法可能有导致癌症的发生。因此,提高iPS细胞的转化效率和安全性成为近年来科学界的研究重点之一。
在该研究中,科学家使用miRNA来对成体细胞重新编程,结果每使用10万个成体细胞可诱导获得高达1万余个iPS细胞,远高于常规的细胞因子诱导方法。
美国心肺和血液研究所的肺病研究室主管詹姆斯·基莱认为,有效制造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对其治疗用途至关重要。上述新方法有可能对干细胞应用研究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医药生物技术处 供稿
来源: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