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900-01-01 来源:本站 供稿: 作者:管理员 类别:独立撰写
863计划生物和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研制成功 |
(1)全降解保水农膜 新型保水地膜研制与产业化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从结构弄清了细化-微细化后增强的淀粉的反应性,确定了PVA(聚乙烯醇)与淀粉的比例,使用磁振荡-吹膜技术,已制备300公斤全降解保水农膜,建成年产200吨生产线。 采用物理机械法对淀粉进行改性,得到300-1200目细化-微细化淀粉,发现淀粉微细化后支链减少,羟基表面被包覆,提高了反应性,降低了吸湿性,改善了材料的综合性能。为全降解农膜的主要原料微细化淀粉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路线。 制备出淀粉含量高达80%的中试规模母粒,价格与现行塑料持平。确立了全降解农膜的独特工艺路线,采用带有模具的挤出机,挤出的热塑性物料通过特制的一组模具成膜,再连续多辊压延,达到标准厚度。目前已试制出厚度为20微米左右的农膜样品。其抗张强度达到12.41Mpa,断裂伸长率220.5%,撕裂强度255.83kn/m,最大拉伸强度24.31Mpa,最大伸长率135.75%,其技术性能已完全能够替代现有农膜。 (2)新型矿物质保水剂 针对现有保水剂价格过高、难以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应用推广的现状,以创制矿物-高分子高吸水新型保水复合材料为核心,开发出了新型矿物质保水剂。包括有层状硅酸盐-高分子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架状硅酸盐-高分子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无定形硅酸盐-高分子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等多个系列。“矿物-高分子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中高分子部分一般为聚丙烯酸或聚丙稀酰胺或几种单体的共聚物,所使用的矿物则是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矿物质保水剂能较快吸收自身重量几十倍至几百倍的水溶液而成为凝胶,凝胶网络内所含的水不能被简单物理方法挤出,但所吸持的水分主要保持在10kPa~50 kPa低吸力范围内,98%为自由水,是植物最易吸收利用的水分。材料在性能方面具有吸液倍率高,保水能力强,抗盐性好,凝胶强度大,保水能力强的特点。产品价格由20000元/吨左右降低到9000元/吨左右,产品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3)小管径滴灌系统 开发出了以小直径微灌管(带)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点的适合日光温室灌溉的一套经济型微灌技术体系,使温室微灌系统由目前的600元/亩~3000元降低到350元/亩~1000元/亩。 尤其是小直径微灌管(带)生产线技术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创制了两条小直径微灌管(带)生产线技术,一条为小直径滴灌管生产线,一条为小直径微灌带生产线。解决了小直径滴灌管生产线滴头快速镶入装置、真空定径及冷却装置、浮动高速牵引装置等一批关键技术和设备,实现了高速(达60~80m)稳定的6mm滴灌管生产线技术。该生产线技术,目前只有美国TORO公司和以色列NETAFIM公司掌握,国产生产线的研发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突破了国外技术的封锁,使滴灌管价格从0.6~1.2元/m降低到了0.25元/m。 小直径微灌带生产线,通过配方创新(加入了纳米增强改性材料)、调配技术、创新生产工艺,使由目前最便宜的0.15~0.2元/m的滴灌带(新疆天业)降低到了0.08元/m。 全自动过滤器价格从进口设备15000元/个(单个过滤器)以上降低到5000元左右/个;精量供肥水动施肥泵价格为1000元/个,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6000元/个。已申报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大口径农用输水新型管材 研发的新型大口径农用输水管材(尼龙复合管材、加筋聚乙烯管材、竹纤维复合材料管材)在产品性能上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玻璃纤维/粉煤灰协同增强的尼龙复合材料突破了玻璃纤维与粉煤灰和尼龙基体界面结合的控制技术,通过偶联处理实现玻璃纤维/粉煤灰与基体间的理想结合,使产品性能提高20%以上,成本降低30%以上;加筋聚乙烯管材开创了张力动态补偿布筋新技术,实现了加筋聚乙烯管材两层基体及金属筋材三者间的有效复合结合,使同一基体间剥离强度提高15倍,异性材料间结合力提高3倍;竹纤维复合管材将木材、竹材、植物纤维等生物材料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相复合,创立了新的复合材料学科分支,价格仅为HDPE管材的1/20,抗拉强度则为HDPE管材的6~10倍,远低于现有塑料管材的价格。新型大口径农用输水管材已申报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5)蓄水保墒耕作与抗旱灌溉机具 研发的蓄水保墒耕作与抗旱灌溉机具在产品性能改善与多功能性方面有突破性进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耕整联合(含深松)作业、种植联合作业(含覆膜播种)、耕整与种植联合作业(含免耕播种)和秸秆还田根茬粉碎多功能联合作业系列中的成套机具研发,可实现20种不同形式的联合作业形式和近40种组合作业变化形式,农田蓄水保墒效果明显,具有节能、高效、多功能、低成本、高产出的突出特点。蓄水保墒耕作与抗旱灌溉机具已申报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仅产品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造价使该类产品在我国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及推广应用前景,可在农业领域起到蓄水保墒、抗旱灌溉、节水增产的明显效果,其中,自创技术多功能抗旱灌溉机具应用面积达1000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