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EnglishMap
  • 首 页
  • 中心简介
  • 通知通告
  • 政策法规
  • 国际合作
  • BIOECONOMY

首页 >> 中文 >> 国内新闻

我国遗传育种技术能力亟待提高

日期:2014-08-07 来源:本站 供稿:中医与中药处 作者:管理员 类别:摘录转发

7月28日,为期5天的第34届国际动物遗传学大会在西安开幕,这是我国首次举办这一全球动物遗传学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在过去15年中,许多大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雏形都产生于科学家们在这个平台上的沟通和交流。

记者从与会专家的发言中获知,我国的动物遗传学经过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奋斗,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重要成就,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动物品种培育能力相对落后,大部分品种仍然依赖进口,遗传育种技术及自主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

本次大会以“遗传学走进基因组学和表观基因组学时代”为主题,分设20个主题分会,涵盖当今动物遗传学领域中最活跃、最前沿的研究进展。中外专家们就业内科研动态、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共同探讨。为鼓励年轻研究人员积极投身动物遗传学的科研事业,大会采取差旅费补助奖等奖励方式对从事该领域研究的青年学子予以支持,此次共有89人获得差旅补助奖,大会对他们进行了表彰奖励。

国际动物遗传学大会由国际动物遗传学会发起,是动物遗传学领域中规模最大、影响力最为广泛的国际会议。该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迄今为止已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召开了共33届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办。ISAG委员会主席Ernie Bailey教授,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大会主席江西农业大学校长黄路生院士等1300多名中外专家参加了会议。

国际动物遗传学会是国际动物遗传学界最权威、历史最悠久的学术机构。自1954年学会成立伊始,就以公开、友好的学术氛围吸引了全世界各国的资深专家及青年科学家入会。目前,学会已有来自世界55个国家、超过700名正式注册会员及150个会员单位。(记者史俊斌)

来源:新华网

中医与中药处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4号楼

电话:010-88225100 传真:010-88225200 E-mail:cncbd@cncbd.org.cn 京ICP备05037963号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邮编:1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