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EnglishMap
  • 首 页
  • 中心简介
  • 通知通告
  • 政策法规
  • 国际合作
  • BIOECONOMY

首页 >> 中文 >> 国内新闻

尿失禁手术更关注患者生活质量

日期:2015-01-20 来源:本站 供稿:公共卫生处 作者:管理员 类别:摘录转发

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鲁永鲜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朱兰教授领衔完成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首次在国际上报道了中国女性尿失禁的发病率及高危因素;创新性地开展了盆腔重建手术,更加关注患者术后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

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以压力性尿失禁和子宫脱垂等为代表,是严重影响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中老年女性常见疾病。鲁永鲜、朱兰带领的团队选择全国6大地区12个调查点,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3万名20岁~99岁女性进行了尿失禁流行病学调查,在国际上首次报告中国成年女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患病率分别是30.9%、18.9%、2.6%和9.4%。

传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以手术切除和解剖修复为主,远期复发率高达20%~50%,且导致部分功能丧失。鲁永鲜等在总结大量临床病例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开展了经阴道无张力吊带、阴道旁修补、骶棘韧带固定、高位骶韧带悬吊、骶骨阴道缝合、阴道封闭、聚丙烯网片加固系列盆腔重建手术,使患者功能尽可能得以保留或修复。对2550名患者的术后随访表明,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复发率大大降低。

长期以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均立足于单纯自体组织的修复和医生观点的“客观治愈率”,未充分考虑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如排尿、排便功能以及性功能等。研究人员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建立了中国大陆人群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问卷验证的规范程序,开展了术前、术后主观症状的问卷调查。根据患者反馈进一步改进手术方法,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由立足于客观检查和医生观点的“客观治愈率”向关注患者术后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的“主观治愈率”转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来源:健康报

供稿:公共卫生处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4号楼

电话:010-88225100 传真:010-88225200 E-mail:cncbd@cncbd.org.cn 京ICP备05037963号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邮编:1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