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EnglishMap
  • 首 页
  • 中心简介
  • 通知通告
  • 政策法规
  • 国际合作
  • BIOECONOMY

首页 >> 中文 >> 国内新闻

骨关节炎综合治疗最关键

日期:2015-02-09 来源:本站 供稿:公共卫生处 作者:管理员 类别:摘录转发

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疾病,其发病率远超心脑血管疾病,致残率高,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近日,骨科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公众骨关节炎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只有了解疾病知识和科学的防治方法,做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才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避免因疾病而致残。

治疗不能靠补钙。近日,在解读一项针对骨科高发疾病——骨关节炎防治的公众认知调研结果时,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关节病科主任医师蒋青教授表示,目前大众对骨关节炎的认知有所提高,但还存在一定程度偏差。比如,超过两成的人认为日常服用骨关节营养保健品和补钙可以有效预防骨关节炎,但对于到底是增加运动、锻炼身体还是减少运动、减少关节使用可以预防骨关节炎的观点不一。

针对此,蒋青教授解释道,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治疗骨关节炎,仅仅补钙是不够的,这是因为骨关节炎受损的是软骨,需要用有针对性的药物。补钙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手段,实际上补钙对骨密度的影响远远大于对软骨的影响。运动对于关节健康其实是把双刃剑,合理选择运动的方式和运动的强度可以促进骨关节健康,但运动不当或运动过量会对关节造成一定程度损伤。

关节有恙早就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关节科主任医师沈彬教授指出,门诊中,不少患者都是在关节疼了很长时间后,实在忍不了才来就诊。很多人早晨起床后,都出现过关节不灵活的问题,却没把关节“晨僵”当回事儿,以为活动活动就能好。这其实是不正确的,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尽早去医院就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关节外科主任姚振均教授提醒,当关节经常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时,就要警惕骨关节炎了。膝关节最容易得骨关节炎,因为其运动量相对大一些。而下肢的骨关节炎(膝、髋关节)相较于上肢的骨关节炎来说,危害则更大,它会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

专家强调,骨关节炎有专门的检查流程和严格的确诊标准。如果怀疑自己患有骨关节炎,应及早去医院就诊,在骨科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检查与治疗,不要自行购买药物服用,以免延误病情。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是改善骨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的关键所在。

治疗强调个性化。调查显示,对骨关节炎的治疗,大众普遍容易接受非手术保守治疗,包括外用膏药、针灸理疗、口服药物等。这与国际上公认的治疗理念是相符的。骨关节炎应该重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强调患者自我行为管理,严格控制关节置换手术的适用范围。

姚振均教授介绍,目前骨关节炎的治疗主要有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三类。非药物治疗也叫一般治疗,包括保暖、物理治疗和减负运动等,适用于轻症患者;药物治疗包括控制症状和改善病情治疗,适用于轻中度患者;手术治疗包括关节镜手术和关节置换等,适用于重症患者。症状轻微的骨关节炎患者应注意减少患病关节的过度有害活动、减轻体重、注意保暖并使用手杖;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进行理疗、按摩等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对于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关节功能明显障碍者,有明显的关节畸形的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姚振均教授解释道,现在骨关节炎治疗强调个体化和综合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因人而异的措施。选择治疗方案时遵从以下原则: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必要时手术治疗;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应及时就医,请专科医生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如疾病严重程度和危险因素),科学制定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选药考虑安全性。骨关节炎药物治疗主要分为控制症状药物和改善病情药物两类。此外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关节腔内注射。

控制症状类药物强调的是“对症治疗”,其治疗目的在于减轻疼痛及关节肿胀等炎症症状。代表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等。药物起效快、迅速缓解炎症症状。改善病情类药物更强调“对因治疗”,其治疗目的在于延缓疾病进展,改善关节结构。可以缓慢发挥对症状的缓解作用,长期服用可改善关节间隙狭窄等结构性问题。代表药物有软骨保护剂、硫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双醋瑞因,IL-1β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的治疗作用各有特点。外用贴膏、口服镇痛药(学名非甾体抗炎药)侧重于缓解疼痛等骨关节炎症状,药物起效迅速,但不宜长期使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相当于给关节“上油”,也是一种短期效果明显的对症疗法。氨基葡萄糖和软骨素则侧重于保护关节软骨,缓解病情,起效比消炎镇痛类药物慢,但作用持久。

姚振均指出,在药物治疗中,控制症状药物主要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药物最具代表性的是氨基葡萄糖类药物。氨基葡萄糖类药物具有促进软骨合成、抑制关节软骨分解、抗炎的作用,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但需足疗程、足量服药。如果服用半年以上仍没有出现明显效果的,应该及时就医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专家指出,为确保最佳疗效,应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大品牌的药品,同时坚持足疗程、足量服药。

姚振均教授强调,口服镇痛药的合理用药非常重要,患者要特别注意其潜在不良反应,尤其是胃肠道和心血管不良反应。所以这类药物适用于短期控制严重的关节疼痛,并且需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严格评估风险后使用,不适用于患有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肾脏疾病的患者,不能够与同类药物配伍使用,不建议长期大剂量服用。

来源:中国医药报

供稿:公共卫生处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4号楼

电话:010-88225100 传真:010-88225200 E-mail:cncbd@cncbd.org.cn 京ICP备05037963号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邮编:1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