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EnglishMap
  • 首 页
  • 中心简介
  • 通知通告
  • 政策法规
  • 国际合作
  • BIOECONOMY

首页 >> 中文 >> 国内新闻

共同关注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

日期:2015-05-28 来源:本站 供稿:公共卫生处 作者:管理员 类别:摘录转发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以全血细胞减少及由其导致的贫血、出血和感染为特征,且发病率有地域差异性。欧美国家平均发病率为1.5—2.4/100万人/年;亚洲的发病率为西方国家发病率的2—4倍。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再障患者发病率为3.3—9.1/100万人/年。

从世界范围内看,再障的年发病率估计为百万分之二,青少年群体是发病率最高的人群之一。欧美国家的发生率约为每年每百万儿童1—3个,而亚洲国家因为种族及环境的因素,发生率较高。其中约有70%的病童并无明确病因,因此及时规范的治疗比预防更重要。

再障好发于少年儿童,隐蔽性高且骤然转危率大,然而公众对此病却知之甚少,很多幼小生命就在惶恐和辗转中消逝了。为了帮助孩子们战胜再障,需要更多家庭关注、了解这一疾病,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途径。在儿童节到来之际,赛诺菲联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共同主办了“你的成长,我的守护”媒体交流会,再次聚焦“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如同沉默的杀手,在发病初期表现得“沉默不语”,尽管已经出现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但一般很难察觉。然而,一旦疾病急速进展便具有极大的杀伤力,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贫血,皮肤黏膜出血、视网膜出血和感染征候群,不仅生活质量一落千丈,甚至要在死亡线边缘徘徊挣扎。

再障是一种骨髓衰竭性疾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急性白血病就像是造血良田中生了杂草,而再障则是造血良田的沙漠化。在某种程度上,再障对人类的危害更大,甚至超过急性白血病等其他造血系统疾病。

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主任,北京市女医师协会理事师晓东表示:“再障患者一旦延误治疗时间,20%会转成重型患者,两年内将会死于感染/或出血性并发症。”因此,家长的及早发现是孩子远离生命威胁的关键。

再障识别率低、误诊率高是目前中国在抗击儿童再障的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再障在初期的症状与白血病症状相似,早期症状易与白血病混淆。比如,易发瘀斑、流鼻血等症状都与白血病共有;但通过检查很容易鉴别:白血病是骨髓里无限制地恶性增生,再障是骨髓衰竭,无法造血。其次,好发人群年龄较小,难以自发表达和识别病情。由于患儿难以用语言清楚表达并且判断自己的健康状况,因此,给及时就医接受治疗带来困难。

专家共同呼吁:只要及时诊断和早期规范治疗,都有机会重获新生。面对与再障抗争之路上的艰难险阻,需要社会各方爱心携手,对再障家庭给予从疾病认知到治疗信心等多方面的支持,不要放弃任何一个生命。“成长之路,同守护,共希望!”

来源:科技日报

供稿:公共卫生处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4号楼

电话:010-88225100 传真:010-88225200 E-mail:cncbd@cncbd.org.cn 京ICP备05037963号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邮编:1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