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5-04 来源:本站 供稿:工业物技术处 作者:管理员 类别:摘录转发
自古以来,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蚕丝生产和出口大国,对蚕丝生产过程进行研究,对中国的丝绸产业发展有重要作用。而在家蚕五龄幼虫阶段,后部丝腺的生长和发育以及蚕丝芯蛋白的生物合成对蚕丝生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于军研究员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钟伯雄教授领衔的团队对后部丝腺相关的microRNA表达谱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6月刊的BMC Genomics。
研究人员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定制化miRNA芯片对1,229个处于家蚕五龄幼虫阶段的后部丝腺中的miRNA表达谱进行分析,包括728个新发现的miRNA和110对miRNA/miRNA*。靶基因预测出1,195个miRNA调控的14,222个特异的靶基因。功能分析显示,这些靶基因参与复杂的生物途径,包括细胞活动和代谢过程,特别是蛋白质加工和合成过程。
研究发现靶基因富集在核糖体相关的通路,表明miRNA可能直接调节翻译过程。该发现也为更深入的阐述这些miRNA以及它们的靶基因在蚕丝生产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方向。
来源:生物谷
供稿:工业生物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