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6-08 来源:本站 供稿:生物资源与安全处 作者:管理员 类别:摘录转发
近日,国际著名生物学权威杂志《Cell》在线发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和清华大学颜宁课题组的合作文章,首次报导了人类胆固醇转运体NPC1,以及NPC1与埃博拉病毒表面融合蛋白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为深入理解NPC1介导的胆固醇转运和埃博拉病毒入侵提供了重要线索。
研究人员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重构了4.4 ?分辨率的NPC1全长膜蛋白结构,以及6.6 ?分辨率的NPC1与埃博拉GPcl复合物的电镜结构。结构显示NPC1在去垢剂溶液中以单体形式存在,高度约为140 ?,其2-13次跨膜螺旋的结构与已解析的RND家族其它成员的结构较为类似,N端和C端结构域形成一个假二次对称结构;三个腔内结构域中,结构域A像“头”一样坐落在以结构域C和结构域I形成的两个肩膀中间,三个结构域之间形成充分的相互作用。
NPC1的结构和大量的生化分析解释了很多与Niemann-Pick C综合症相关的突变。在NPC1与埃博拉GPcl的复合物结构中,一个GPcl三体结合了一个NPC1分子,其结合位点位于结构域C上,靠近结构域A,远离结构域I。结合SPR实验数据,证实了在类似于体内溶酶体的低pH条件下,埃博拉GP蛋白与NPC1有较高的亲和力,其中结构域C的亲和力与GPcl最强,而结构域A与GPcl的亲和力很弱。NPC1与GP的复合物结构进一步揭示了结构域C在介导埃博拉病毒入侵中其主导作用,而结构域A和结构域I起到支撑作用。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网站
供稿:生物资源与安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