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EnglishMap
  • 首 页
  • 中心简介
  • 通知通告
  • 政策法规
  • 国际合作
  • BIOECONOMY

首页 >> 中文 >> 国内新闻

我国研究人员发现影响人类骨质疏松新基因

日期:2016-10-31 来源:本站 供稿:公共卫生处 作者:管理员 类别:摘录转发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段小红教授带领的口腔遗传病学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影响人类骨质疏松发生的新基因——ATP6V1H。该研究成果已在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治疗诊断学》发表。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慢性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临床中以骨量减少、骨骼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增高为特征,威胁着老年人群身体健康。根据《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15.7%,至少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有2.1亿人骨量低于正常标准。

5年多来,该院团队在口腔、骨骼等遗传性疾病基础和临床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发现ATP6V1H基因的研究价值。他们通过构建ATP6V1H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证实这种基因在小鼠体内缺乏时,会引起骨量流失,并且与该基因影响破骨细胞的功能密切相关。通过对1625例中国人群全基因组相关数据分析证明,ATP6V1H基因与人的骨骼密度减少有一定关联,表明这种基因参与了骨质疏松的发生。

专家指出,ATP6V1H基因将很有可能成为未来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新靶点,为人类缓解或治愈骨质疏松症带来新希望。该研究还得到美国图兰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全力支持和通力合作。

来源:科技日报

供稿:公共卫生处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4号楼

电话:010-88225100 传真:010-88225200 E-mail:cncbd@cncbd.org.cn 京ICP备05037963号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邮编:1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