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EnglishMap
  • 首 页
  • 中心简介
  • 通知通告
  • 政策法规
  • 国际合作
  • BIOECONOMY

首页 >> 中文 >> 国内新闻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理被揭示

日期:2016-12-26 来源:本站 供稿:公共卫生处 作者:管理员 类别:摘录转发

合肥工业大学科研团队与美国学者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取得的研究成果,探明了“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理,发现了新的调控肝脏脂肪化基因。该成果日前发表在肝脏研究领域国际著名期刊《肝脏学》上。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与饮酒、肝炎病毒等无关的因素所引起的肝脏中甘油三酯与脂肪酸的过度堆积,在我国普通人群中发病率超过20%。“非酒精性脂肪肝”在肥胖、糖尿病等胰岛素抵抗人群中高达75%,且可由单纯性肝脏脂肪变性与脂肪性肝炎发展到肝纤维化和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其病因复杂,目前临床上认为肥胖、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不当的饮食与生活方式以及锻炼不足等均是其致病原因,但对其发病具体机制仍缺乏了解,对应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

该研究由合肥工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韩际宏课题组与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合作开展,发现了新的调控肝脏脂肪化的基因Nogo-B蛋白受体,有望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据介绍,目前临床上用于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也具有一定的抗“非酒精性脂肪肝”功能,但由于机制尚未探明,影响其实际应用。Nogo-B蛋白受体又称NgBR。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调控NgBR水平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刺激肝脏NgBR水平,抑制其发生与发展。这一成果对防治相关疾病具有明显的临床指导意义。

来源:科技日报

供稿:公共卫生处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4号楼

电话:010-88225100 传真:010-88225200 E-mail:cncbd@cncbd.org.cn 京ICP备05037963号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邮编:1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