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EnglishMap
  • 首 页
  • 中心简介
  • 通知通告
  • 政策法规
  • 国际合作
  • BIOECONOMY

首页 >> 中文 >> 国内新闻

狭路相逢“非洲猪瘟”

日期:2018-09-06 来源:本站 供稿:生物资源与安全处 作者:管理员 类别:独立撰写

自今年8月1日我国首次出现非洲猪瘟疫情以来,短短四周内已相继在5个省份(辽宁、河南、江苏、浙江、安徽)发生6起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养猪业构成巨大威胁。历史上它也曾经到过欧洲、美洲等国家,所到之处无不损失惨重,那么它到底是什么?从何而来?如何传播?如何有效预防?发生疫情该怎么办?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不速之客的神秘面纱。

一、非洲猪瘟是什么?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引起的家猪和野猪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可引起高热、广泛性出血和高死亡率,对全世界的养猪业危害巨大,但非洲猪瘟病毒不感染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非洲猪瘟属于非洲猪瘟相关病毒科(Asfarviridae)、非洲猪瘟病毒属(Asfivirus)的唯一成员,为一大而复杂的双股线状DNA病毒。基因组长170-190kb,编码超过170个蛋白,病毒粒子直径约为200nm左右,20面体立体对称结构,呈现六边型(如下图),有外层囊膜和双层内膜。

非洲猪瘟病毒电镜照片(转载)

非洲猪瘟的潜伏期一般为3-19天,OIE法典规定的潜伏期为15天。根据毒力不同,可将非洲猪瘟分为最急性型:无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死亡率100%;急性型: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表现为高热(可达42℃),沉郁、厌食,耳、四肢、腹部等处出现出血点、发绀,脾脏显著肿大(正常脾的3-6倍),颜色变暗,质地变脆,各脏器广泛性出血;亚急性型和慢性型:病情轻,病死率低,病程可持续数周至数月,可见血清学转为阳性。

非洲猪瘟发病猪临床症状及剖检图(转载)

二、从何而来?

非洲猪瘟于1921年首次爆发于肯尼亚,流行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1957-1986年该病在欧洲大部分地区蔓延传播,1971年传入美洲。2007年,首次传播至欧亚接壤的格鲁吉亚,随后迅速蔓延至整个高加索地区,2012年,传入乌克兰,2013年传入白俄罗斯。2014年传入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2016年传入摩尔多瓦,2017年传入捷克,罗马尼亚。2017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伊尔库茨克爆发,2018年8月传入我国辽宁。

非洲猪瘟的传播路线(转载)

三、如何传播?

非洲猪瘟的宿主和传播媒介涉及家猪、野猪和软蜱,在野猪、软蜱和家猪间保持着复杂的循环,主要包括“野猪-软蜱-野猪”循环(森林循环)、家猪-家猪循环和野猪-野猪循环。

感染非洲猪瘟的家猪、野猪、软蜱,猪肉及其制品、受污染的饲料、运输车辆、人员、衣物、靴子、设施等均为重要的传染源,特别是感染猪的调运会加速疫情的传播。

非洲猪瘟病毒在血液、粪便和组织中可长期存活。在冻肉中可存活数年至数十年,在未熟肉品、腌肉、泔水中可长时间存活。该病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猪尸体、污染物、肉制品等在地区甚至国际范围内传播。

非洲猪瘟的传播媒介(转载)

四、如何有效预防?

1及时诊断发现

由于非洲猪瘟与猪瘟等疫病症状相似,临床上很难鉴别诊断,必须依靠实验室检测进行确诊。PCR和ELISA方法因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国际贸易中OIE指定的非洲猪瘟检测方法。PCR方法同时适用于检测不适合进行病毒分离的腐败组织或血液样品。急性非洲猪瘟可以利用PCR和抗原ELISA进行检测,抗原ELISA的灵敏度不如PCR高。间接ELISA和阻断ELISA方法用于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适合于亚急性和慢性型非洲猪瘟的诊断。

2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主要通过检疫扑杀来控制该病。

养猪场(户)要加强饲养管理和日常消毒,提高生物安全水平,禁止从疫区引种,对进出车辆、人员和物资进行严格的消毒,严禁使用泔水和污染的水源饲喂猪只。避免家猪与野猪接触,防止蜱等吸血昆虫的叮咬。严禁从有非洲猪瘟疫情的国家或地区进口猪及其产品,对进口猪及其产品的入境运输工具进行严格监督、检查、登记和消毒,防止运输工具机械传播。对国际航班、火车、船舶的废弃物和泔水等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家猪接触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对环境抵抗力强,但具有耐低温,不耐高温的特性,因此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处理。

物理方法:加热至56℃70 min或60℃20 min可灭活病毒。

化学方法:包括2-3%次氯酸钠、2%氢氧化钠、3%邻苯基酚或碘化合物等有效的消毒剂,消毒30分钟。

五、发生非洲猪瘟后该怎么办?

1、一旦发现疫情,应当立即向兽医主管部门上报,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疫情处置工作。

2、暂停发生疫情省份生猪跨省外调,关闭生猪交易市场;未发生疫情省份跨省调运生猪不得经过发生疫情省份,严格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所有可能的污染物、交通工具和设施)、严控跨区域猪只流动及相关产品运输,严防疫情扩散。

3、全面开展排查监测,在发生疫情省份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源追溯调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加大对边境地区、入境口岸、交通枢纽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和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厂等关键环节,以及不明原因死亡生猪的监测力度。

4、坚持信息公开,及时向社会公布疫情信息,并向国际有关组织通告疫情情况,认真履行OIE成员义务,做好疫情报告工作。

非洲猪瘟防控路径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4号楼

电话:010-88225100 传真:010-88225200 E-mail:cncbd@cncbd.org.cn 京ICP备05037963号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邮编:1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