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EnglishMap
  • 首 页
  • 中心简介
  • 通知通告
  • 政策法规
  • 国际合作
  • BIOECONOMY

首页 >> 中文 >> 国内新闻

我国学者首次阐述认知训练改善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

日期:2019-05-09 来源:本站 供稿:公共卫生处 作者:管理员 类别:独立撰写

在“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支持下,“阿尔茨海默病痴呆前阶段干预新方法的研究”项目团队在国际上首次证实计算机化认知训练可有效改善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并阐述了其作用机制。

项目团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提出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系统论模型,主张痴呆的预防和干预研究可以针对疾病的致病通路层面和系统性改变层面同时开展,并在该系统论模型的指导下,开展了国际首个针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早期患者的认知训练研究:Cog-VACCINE研究(ClinicalTrials.gov NCT02640716)。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明显提高(从平均21.87升高到25.22分),与对照组得分变化(从21.23分下降到21.15分)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进一步采用静息态功能核磁分析发现,干预组在经过认知训练后,患者脑默认网络与执行控制网络间的连接显著增强,且这种改变与患者整体认知功能的改善显著相关,提示神经可塑性是认知训练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内在机制。

该研究为痴呆的防治提供了一种简便、无明显不良反应的早期干预手段,相关研究成果于2018年和2019年发表于Alzheimer’s & Dementia 等学术期刊上。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4号楼

电话:010-88225100 传真:010-88225200 E-mail:cncbd@cncbd.org.cn 京ICP备05037963号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邮编:100039